【返回首页】
满足从人的连接,到物的连接,再到智能体的随时随地按需接入网络的需求。
在应用场景方面,未来6G将主要应用于沉浸式云XR、全息通信、感官互联、智慧交互、通信感知、普惠智能、数字孪生、全域覆盖等八大场景。全域覆盖业务借助6G所构建的全球无缝覆盖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,全球再无任何移动通信覆盖盲点。
IMT-2030(6G)推进组组长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,目前,6G推进组成员单位超过80家,覆盖了运营商、设备商、芯片、终端、互联网、IT等各领域的重点企业以及高校及科研机构等,6G推进组将持续对全球开放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大会上表示,相比5G发展初期便具备较丰富的技术积累,当前6G理论储备有待加强,需要在新材料技术及应用、毫米波传播理论、宽带星地通信、网络行为建模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。
针对6G发展,邬院士提出五点建议,一是6G应用应坚持服务刚需为本,将工业互联网作为主要场景;二是找准人工智能在6G应用中的突破口,重点提升无线信道与网络及运维等性能;三是优化频谱利用,为不同业务应用提供不同频段选择;四是简化终端复杂度,优化配置计算及存储能力;五是强化数据面功能,推动核心网实现简约化。
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展望了6G技术条件下“空间互联网和商业航天”的结合,王院士认为,6G技术的推进将会催生出空间互联网概念,而这有望构建形成全新的互联网生态,重塑世界航天工业的模式。